联系电话:020-85280256  招生电话:020-85280255

关于开展2025年暑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的通知

发布者: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46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鼓励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现状并提出改善建议,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华南农业大学“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行动”的通知》安排,现决定于2025年暑假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森林质量、城乡一体绿美建设、绿美保护地、绿色通道品质、古树名木保护及爱绿植绿护绿等方面的现状开展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深入剖析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技术革新建议或参考案例等内容,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

青春筑梦乡村,调研促进振兴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委员会

四、活动时间和参与对象

2025年7月-8月,全校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与,深入调研了解“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鼓励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加。

五、活动形式和实施方案

本次调研开设“个人调研”和“团队调研”两种调研形式。立项后的个人/团队须在暑假期间完成规定村数的调研。

(一)个人调研

1.调研范围

每位参与者需独立完成广东省内至少2个行政村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调研。

2.调研内容

每个行政村围绕森林质量、城乡一体绿美建设、绿美保护地、绿色通道品质、古树名木保护及爱绿植绿护绿6大主题(至少选择2个主题),每个主题拍摄不少于5张照片,总计不少于10张照片。照片须通过“今日水印”相机APP拍摄,须标注水印,含行政村名(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名称)、拍摄时间,重点反映存在问题。

3.立项数量

“个人调研”立项上限为80人,不与“团队调研”重复。

4.结项要求

提交对应主题拍摄照片;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提出能够反映实际问题的具体改进建议,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可包含实地现状、问题分析、个人见解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内容。

(二)团队调研

1.调研范围

团队需选择广东省内10个行政村进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现状调研,建议优先选择广东省内“典型村”为调研对象;团队人数控制在6-8人以内。

2.调研内容

每个行政村围绕森林质量、城乡一体绿美建设、绿美保护地、绿色通道品质、古树名木保护及爱绿植绿护绿6大主题,每个主题拍摄不少于5张照片,总计不少于30张照片。照片须通过“今日水印”相机APP拍摄,须标注水印,含行政村名(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名称)、拍摄时间,重点反映存在问题。

3.立项数量

“团队调研”立项数量根据报名情况确定,不与“个人调研”重复。

4.结项要求

提交对应主题拍摄照片,共同撰写至少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报告内容紧贴6大主题并深入剖析发现的问题,可包含问题分析、综合解决方案、技术革新建议或参考案例等内容。

(三)主题内容参考方向

1.森林质量

1)森林结构:调查树种组成、林龄结构,是否存在树种单一、林龄老化问题,了解优化措施及效果。

2)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碳汇等功能,考察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3)病虫害防治: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种类、危害程度,以及监测、预警和防治措施。

2.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市与乡村绿化:考察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及乡村庭院、道路、农田林网绿化情况,分析城乡绿化差异与融合模式。

2)生态融合:调研城乡生态廊道建设、生态系统联系及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情况,评估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绿美社区(村庄)建设:研究绿化与社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结合,以及对居住品质、居民身心健康和邻里交流的作用。

3.绿美保护地

1)规划与建设:了解保护地规划布局、设立依据、范围划定和功能分区,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2)管理与维护:调研管理机制、日常维护工作及应急管理措施,分析保护地管理成效与问题。

3)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保护地对区域生态平衡的维护作用,以及在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情况。

4.绿色品质通道

1)道路绿化景观考察道路沿线绿化情况,分析生态功能和景观提升对城市形象、旅游业的影响。

2)河流绿化与修复:调研河流沿线绿化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评估对水质、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3)与周边环境融合:研究绿色通道与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情况,分析景观协调性和整体品质提升效果。

5.古树名木保护

1)普查与登记:了解古树名木普查情况,是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及更新维护情况。

2)保护措施与技术:考察保护措施、应用技术和设备,评估技术应用效果和改进措施。

3)保护与利用结合:探究古树名木在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利用方式,分析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6.爱绿植绿护绿

1)宣传教育活动:调查宣传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受众覆盖范围和效果评估方式。

2)公众参与机制:研究鼓励公众参与的机制、参与途径和方式,以及公众参与对生态建设的作用。

3)社会氛围营造:评估社会氛围营造成效,分析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对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

六、参与方式

1.加入活动群。各参与活动的个人/团队负责人统一加入活动微信群,便于后续活动通知的更新、问题的答疑和资料的汇总。



活动群


今日水印的团队群

2.自主报名。各个人/团队统一填写《2025年暑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信息汇总表》(附件1)、《2025年暑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安全责任书》(附件2),7月11日20:00前将以上文件压缩并发送至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团委实践部邮箱linfengshijian@126.com】,邮件命名要求:学院名称-个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个人姓名;学院名称-团队“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队长姓名

3.承办单位复核。复核后公布最终结果,并为所有通过审核的同学统一购买保险,没有通过审核的学生不得开展相关活动。

4.活动开展。通过审核的所有参与学生及带队老师须完成调研培训后,可以按照计划开展调研。活动期间谨记“安全第一”原则,如遇突发情况,要及时联系学院。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将相关调研材料上报。

七、激励奖励

根据以上结项要求提交材料,调研作品须保证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任何一项未提交完整都视为调研项目未完成。活动完成后,参与者可获得调研经费和志愿时。个人调研:按要求调研完一个行政村,给予25元调研经费,配备6个志愿时,经费封顶50元;团队调研:按要求调研完一个行政村,整队配备12个志愿时,调研总经费300元。完成多个行政村调研,志愿时可累加。

承办单位将在提交的调研作品评选出优秀等次,并评选优秀团队、优秀个人等奖项,予以表彰。

八、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管理。各学院应以团支部为单位,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调研。密切关注学生活动进展,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实践内容经过审核,并为学生购买保险后方可进行。

2.重视个人安全。学生需优先考虑自身安全和健康。注意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如遇身体不适或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应立即停止或推迟活动。

3.知识产权归属及保密。所有参与个人和团队应保证本项目成果不会产生因第三方提出侵犯其专利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而引起的法律和经济纠纷;如因第三方提出其专利权、商标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侵权之诉,则一切法律责任和经济纠纷由参与个人和团队承担。此外,所有项目成果未经主办单位同意,不得对外公开使用。

4.总结与宣传。参与学生个人或团体要及时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包括工作安排、执行措施、动员情况、重点项目及成效等。积极通过班团会、各级分享研讨会等活动形式,分享实践经验与感悟;积极向院校等官方媒体、新媒体平台报送社会实践活动信息,不断提升品牌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王老师020-38294737,

梁同学18926744396


附件:

附件1.2025年暑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汇总表.xlsx

附件2.2025年暑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专项调研安全责任书.docx




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委员会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