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0-85280256  招生电话:020-85280255

我院教师团队设计的“森林园林康养及校园环境育人径”入选广州市首批森林康养径

发布者:新闻部发布时间:2025-07-05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及省市百千万工程部署,助力广州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620日,广州森林康养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世界珍稀温泉森林康养目的地推介会在广州云溪植物园云溪讲堂顺利举行。会议在中国林学会和省市林业部门、卫健部门、体育部门支持下,由广州市林学会、广州市医学会、广州市体育总会联合主办,学院作为协办单位积极参与了相关学术活动。

 

- 会议回顾 -

会议汇聚国内外森林康养领域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就跨界融合探索森林康养新模式展开深入交流。学院院长何茜出席会议并主持了专家代表会议交流环节。高伟副院长结合其团队实践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传统养生智慧与遵生营境手法如何助力营造森林园林康养空间。

 


何茜院长在主持专家代表会议交流环节

 

高伟副院长以《中国传统养生智慧与森林园林康养规划设计》作报告

 

会议现场发布首批20迎全运·森呼吸羊城绿色康养径,其中,我院高伟教授团队设计的森林园林康养及校园环境育人径入选首批康养径之一。

 

- 森林如何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

植物、景观、绿地、森林等能够对人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功效。相比于其他自然资源,森林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还有洁净的空气、富氧的环境、较高的负离子含量、丰富的植物杀菌素、多样的益身植物精气、舒适的森林小气候等丰富的保健效益因子。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通过医学测量数据,提出绿色医学的概念,包括园林疗法、园林康养和森林康养等。

森林康养(forest therapy)关注森林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森林环境进行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研究森林环境对人类心理状态的正面作用,包括减轻压力、改善情绪、提高注意力等。

 

- 走进华南农大森林园林康养及校园环境育人径 -

华南农业大学始于1909年,校园土地总面积达821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0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百余岁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景观与绿色基底交相辉映。

 


华南农大校园风光

 


华南农大·森林园林康养及校园环境育人径

 

华南农大森林园林康养及校园环境育人径的营造理念,始于王绍增先生的善境思想,学习华中农大高翅教授所倡导的·境育人培养体系,在华南农大校园内,围绕校园自然育人”“校园历史育人”“校园思政育人三大主题构建善境育人游线。

 

游线全长约5.5公里,推荐以华农大牌坊为起点,环校园至西南门为终点进行游览——

·东部校园自然育人线,途径湿地公园、树木园、善境花园、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等森林园林康养节点。

·西部校园历史育人线,途径校史展览馆、农业博物馆、红满堂、农林牌楼及校友花园、华农酸奶文化馆等校园标志性地点。

·思政育人主题则贯穿全线,涵盖丁颖纪念馆、昭阳湖院士广场、文法学院廉政文化广场等节点。

 

游线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引导师生探索校园自然之生境,人文之意境,共建自然与人文和谐大美之地境。具有以下特色:

依托良好生态本底】华南农大校园建设整合了原有农地、林地和水体资源,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生态格局。校园被作为华南地区的物种资源库进行营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服务于科研教学,更为师生和市民提供了理想的户外康体空间。

【营造校园疗愈环境】游径串联校园内多处森林园林康养节点,如:树木园、华农酸奶文化馆前的岭南本草花境、善境花园等,提供沉浸式森林和园林体验,作为师生开展生态教育、植物认知、教学实训与日常休憩的综合平台。

【厚植知农爱农情怀】融合校园文化与农科特色,构建多层次环境育人体系。校园游径串联华农酸奶文化馆、农林讲习所门楼、华南农业博物馆、院士广场等文化站点,寓教于境,形成传承校史精神、激发知农爱农情怀的环境思政育人场所。

 


华南农大树木园


华南农大树木园华农酸奶文化馆前的岭南本草花境

 

诚挚欢迎广大市民朋友、莘莘学子、各界人士莅临,走进这片校园绿境,感受自然馈赠的宁静与力量,在校园环境中修养身心。

我们在绿树成荫、书香弥漫的校园里,邀您赴一场呼吸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