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0-85280256  招生电话:020-85280255

大学生如何悦纳自我?

发布者:新闻部发布时间:2024-12-27浏览次数:10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叶晓燕

首先,学会积极对话。改变你对自己的说话方式。从自身优势的角度出发,经常问一问我的优势是什么?,可以找一件自己近期非常想做的事情,然后积极行动起来,用一件事情的行动带动其它事情的行动。

第二是要自尊自信能够承认、欣赏并相信自己的能力

第三是要接纳身体。尽管不是对自己身体的每个方面都满意,但依然喜爱自己。曾有一个很高很漂亮的女孩子来找老师做咨询,她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最近控制不住的吃太多了,我太胖了”。其实她挺瘦的,她吃完东西之后还会抠喉,让自己吐出来,这样她就不会长胖了。其实这个学生就是对自己身体不接纳,所以她怎么看都对自己不满意。

第四是寻求支持。如果我们觉得自我悦纳很困难,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就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是一个强者的表现。

学会悦纳自我之后,其实自我意识的培养就成功了一半。那还有一半是什么呢?那就完善自我,健全自己的人格。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那我们究竟要怎么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分享三个小妙招:

第一个小妙招:设定目标做自己。我们时常会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例如我要考90分,我要拿奖学金等。那如何为完善自我设定一个目标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回到课堂开始提及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个方面考虑。

这三个问题也恰好对应着我们心理学上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需要从自己内心需求出发,考虑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到哪里去?例如,有同学将来想做一个名科研人员,现在经常去实验室做实验,这是他的长处,但他不善于与人交流,那这就是他要努力改变的方向。

第二个小妙招:养成良好的习惯。2010年伦敦大学的勒理博士对习惯养成需要多少时间进行了关实验研究。这个实验招募96名学生,他们选择一个行为,每天重复一次,持续 84天,看看需要多久才能养成习惯。其中27人,选择与吃相关的;31人选择喝一瓶水这种比较简单的,还有34人选择每天运动,跑步15分钟等,4个人选择了冥想。

大家猜一猜需要多久才能养成一个习惯?是我们所熟悉的21天法则吗?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养成习惯平均需要66天。其中有些人只需要18天,而有些人则需要254天。所以习惯养成的时间远比我们普遍认为的要长。那我们要如何去培养良好的习惯呢?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分享多巴胺控制法。

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体验到成功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大脑为了“再次感受这种愉悦”,就会增强对该行为的学习兴趣,提高相关部位的活跃度。这种倾向被称为“强化学习”。

巴胺控制法就是基于这样逻辑,将“不愿行动的大脑”转变为“主动行动的大脑”。

他主要分为 3 个步骤

第一步是自我暗示。需要我们不断重复:每一天我的各方面都在不断变好”这句话。在起床后、睡觉前等放松的时刻,大声念出这句魔法般的话语,每天约重复20次。念出的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第二步是将大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这样,每次达成小目标时,都能品味成功的喜悦,就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步是促进多巴胺分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挑战新事物等方式,来促进体内多巴胺体分泌,使身体保持在愉悦状态。

但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易成瘾性手段提高多巴胺水平,例如:酒精、购物等,一旦成瘾就难以采用科学健康的手段促进多巴胺分泌。

在讲第三个小妙招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社会文化里,对于完善自我一直都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取长补短”,还有一种是“扬长补短”,取长补短是指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像这个水桶关注的是缺口;而扬长避短是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就像这个第二个水桶关注点不断加长长板。如果是你,你会更愿意选择哪一种呢?

其实,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文化里更多强调的是“取长补短”,但过度关注自己不足的方面,会不利于我们自信心的建立,长期以往就会导致长的永远长不起来,短的也补不上。

所以,同学们,积极心理学更提倡的是“扬长避短”。扬长就是发扬长处;避短就是努力克服不足。并让自身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优化组合,共同作用于态度与行为。

自我意识的完善贯穿于我们人发展一生,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来认识自己,以及悦纳自己的实际操作,还有就是不管身份怎么变化都要悦纳自己;最后可以通过设定目标、培养习惯、扬长避短来完善自己,优化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