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0-85280256  招生电话:020-85280255

风景园林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质量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度)

发布者: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发布时间:2022-04-13浏览次数:794


一、总体概况

风景园林学科可追溯到1927国立中山大学1985年作为华南地区第一个园林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硕士点,2020年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风景园林学博士点,已形成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4个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专任教师62名,其中正高11人,副高26人,具有境外留学经历的有30博士生导师11学术型硕士导师13人。近5年培养风景园林学研究生25人,学位论文抽查100%合格。在校研究生11人,2021年新招硕士研究生5名,毕业硕士研究生42021年,本学科出版专著8部,制定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2项,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5,专任教师获各类设计、科技奖励12项,包括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亚太地区风景园林奖等,专任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获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老师奖、20项荣誉称号。风景园林学科作为华南地区生态文明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优势。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校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也是广东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本学位点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改革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把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点推进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以赛育人和组织育人。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学科所属的师生党支部按照党建+专业的思路纵向设置,基层党组织以教研室为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与学科建设双融双促。秉承营山营林,树木树人院训精神,以王绍增先生善境伦理与营境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具有善境伦理价值观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构建教学监控与质量保障机制

组建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小组,建立教务员+辅导员+教师+导师+教学督导五方联动的教学监控机制,构建包括质量目标、资源支持、组织管理、监控反馈系统的四位一体的质量保障机制,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执行、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强化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年度目标考核、教师职称评审挂钩。规范培养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原始记录收集、整理、归档制度。

2.弘扬学科精神,树立师德楷模

秉承营山营林,树木树人院训精神,继承王绍增先生善境伦理与营境思想作为导师培养指导思想,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特点,通过推进四聚焦·四引领系列举措,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据学校制度,落实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通过完善工作机制,选树典型榜样等途径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师德师风好的导师队,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按照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办法》,领导班子、学科带头人组成领导小组,学科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分小组,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强化激励引导,严格考核监督,严查学术不端行为,健全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队伍有1人获省研究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第四届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先进教育工作者,2人获我最喜爱的导师等荣誉称号。

3. 构建科研平台,加强学术训练, 

积极构建省级科研平台。除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外,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建设,加大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的培育。

2021年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科研训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参与本领域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2021年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汇报学生3人次,包括2021广东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2021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风景园林研究生论坛、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21年本学科共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1篇,其中中文期刊论文70篇,外文期刊论文31篇。

4. 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强化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学位点根据相关文件,结合社会需求、自身特色和优势,修订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坚持质量检查关口前移,明确了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严格规范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对即将达到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进行两次预警处理,对达不到要求者取消学籍,终止培养。组建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小组,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执行、评价教学质量等工作。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研究生评教为辅的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对研究生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严格实施开题报告评估+中期考核+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四环节制度,由开题报告审核小组对论文开题进行评估,中期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淘汰与延期,通过预答辩确定是否参加正式答辩和论文修改,论文采取双盲评审,依据《华南农业大学学术论文评价方案(试行)》最后由学位分委员会对论文进行合理评价和科学认定,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学位论文严格实行公开答辩,接受社会监督。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加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2021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的时代机遇下孵化了健康人居、生态修复、可持续设计、环境教育等新工科教学研究方向,进一步搭建相应的学生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学生早进课题团队,推动高质量师生共创,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基于现有人居环境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情景模拟和绿色基础设施绩效评估教学研究工作,构建互联网+虚拟仿真+学生自主特色模式。

2.建生态-人文耦合风景园林课程体系

针对最新的国家发展方向及行业动态,2021年完成了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善境伦理学为基础,严格遵照学科核心课程指南,构建生态-人文耦合的风景园林课程体系,完善了线上线下课程的研究生教学及学位评审工作。构建风景园林生态学应用-风景资源与旅游规划-国土空间与区域规划的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系列理论课程,引入国际前沿理论思想;在选修课中对应配套园林与生态美学-山水文化艺术-岭南传统园林技艺人文理论知识单元,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兼具生态性与中国性意识的全方位人才。

 3.加强文化传承,突出岭南传统园林文化特色

坚持实践育人,弘扬工匠精神,结合三下乡、主题工作坊、志愿者活动等,将实践活动、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采用专题讲座、科学研究、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高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

围绕岭南传统造园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创建岭南民艺平台助力传承,6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多位青年传承人以在线课程、非遗大师走进校园、民艺体验工作坊形式宣讲传统造园技艺,支持传承与保育。聘请广东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人砖雕大国工匠何世良、省传统建筑名匠何湛泉等成为学院客座教授,直接参与非遗实践教学在高校平台提供技艺活化和数字化传承服务。

4.推行教学双师制夯实实践教学

基于校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推广双师制,邀请行业知名设计师、管理岗位领导和工匠大师走进课堂。依托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示范作用,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网点的建设,为研究生提供覆盖专业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复合型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华南风景园林校友会平台在行业中建构校友传帮带人才发展机制,与企业共同构建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与人才输送机制。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2021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及学术研究活动学术成果丰硕,本学科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Building and Environ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国园林、生态学杂志、城市发展研究、南方建筑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中共发表101篇论文,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5项,研发植物新品种15种。

学位点围绕善境伦理与生态智慧学术共同体的建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传播与实践,举办学术讲座29场,工作坊4次,向地方党政机关、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建设单位、高校师生等共计2000人次;依托学科特色提供环境教育科普服务,已成为大湾区广受认可的风景园林生态文明公益教育品牌,参与南粤古驿道、广州海珠湿地、深圳红树林、中山翠亨湿地、华南植物园,并立足珠三角地区的都市农业推广。

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竞赛11项,李海薇等人获得2021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师学会奖景观创新奖,郭婉琪等人2021第七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将银奖2021第十九届亚洲设计学年奖奖等。

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包括荧光夜跑、研究生羽毛球赛、“绿林杯”篮球赛等。

但仍然存在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指标少,缺乏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六、改进措施

1. 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依托国家留学基金、粤港澳大湾区专项计划、企业联合专项等资助,加大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力度,提高学科研究生国际化水平。

2.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进一步引进人才,并提高教师队伍中的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根据学科特色与发展方向组织和凝练教学与科研团队。

3.优化新工科背景下的风景园林人才培养体系将依托林学、植物学、生态学的学科优势,结合新工科的特点,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