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韧性城乡规划、小城镇与乡村规划、城乡特色风貌与文化保护 电子邮箱:7376500@qq.com
个人简介
本人长期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工作与研究,主持及参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乡村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规划研究等不同类型规划过百项。本人现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已担任广东省小城镇建设技术帮扶专家、广东省乡村规划技术服务专家库专家、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专家、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技术指导专家、广东省学习型组织研究会理。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2024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风险治理视角的广州乡村地区韧性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2024/07至今,主持。
2、鹤山市双合镇村庄规划优化提升,2023/01至今,主持。
3、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2022/02-2022/12,主持。
4、五华县龙村镇、横陂镇乡村振兴规划,2022/04-2023/12,主持。
5、2020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线性文化遗产复兴视角下的广州古驿道沿线传统村落特色化振兴路径研究,2020/04-2022/04,主持。
6、“十四五”清远市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2019/10-2019/12,主持。
7、连州市星子镇沈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2018/06-2018/12,主持。
8、兴宁市石马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09-2021/12,主要参与。
9、2019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森林小镇导向下的广州北部山区城镇特色化发展路径研究,2019/03-2020/03,主要参与。
10、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农业+”的广东传统农业城镇特色化发展路径研究,2017/10-2019/12,主要参与。
代表性论文:
1、陈思颖,张霖露,卢丹梅. 连南排瑶“瑶老制”的传统社会治理智慧. 文化产业,2023,33(11):118-120.
2、陈思颖,徐佳怡.韧性理论视角下连南油岭瑶寨空间优化研究.山西建筑,2023,49(10):26-30.
3、陈思颖,叶瑜,李家源,房婷. 韧性视角下的连南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策略研究一一以油岭瑶寨为例.城镇建设,2022,20 (10):229-231.
4、陈思颖,徐佳怡.基于 OBE 理念的农林院校乡村规划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7(04):29-32.
5、陈思颖,桂奕,杨骐瑜. 基于研学视角的广州钱岗古道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广东园林,2021,43(05):7-11.
6、陈思颖,刘土杰,周晓珊,卢丹梅*. 基于乡愁文化的岭南水乡风貌空间优化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9(10):272.
7、陈思颖,卢丹梅*.高等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校政企联合培养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12(06):8-11.
8、卢丹梅,李易燃,王婷,陈思颖*. 南粤古驿道生态修复创新路径研究——以广东清远英德古驿道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1):22-29.
9、卢丹梅,赵建华,谢楠,陈思颖*.基于“农业+”的传统农业城镇特色化发展路径探索——以广东茂名林头镇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2):111-117.
出版著作:
1、叶昌东(主编),陈思颖等(编委), 村镇总体规划,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440千字, 2018.
2、周元,宋延鹏(主编),陈思颖等(编委),后发地区新区开发策略与路径一一来自广东粤西的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100千字,2016.
发明专利:
双人座凳(回字纹状坐凳),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202130446065.X
奖励荣誉:
1、2022年参与编制《兴宁市石马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获得2022年广东省优秀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等奖。
2、2022年主持编制《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获得2022年广东省优秀镇域乡村规划奖二等奖。
3、2018-2019年参加编制《连州市保安镇保安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4、2017-2018年主持编制《连州市星子镇沈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获得2018年南粤村庄整治规划设计大赛二等奖;《连州市大路边镇黄太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获得2018年南粤村庄整治规划设计大赛二等奖;《连州市星子镇上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获得2018年南粤村庄整治规划设计大赛优秀奖。
5、2018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三等奖、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6、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承担主要课程:
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3、乡村规划设计
4、城乡规划概论
5、岭南传统村落保护
6、历史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