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0-85280256  招生电话:020-85280255

扎根森林沃土,攀登科技高峰——记知名林业科学家李吉跃教授

发布者: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发布时间:2019-10-15浏览次数:684

李吉跃(1959—),男,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人。他是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1978年李吉跃考取云南林学院亚热系亚热带林学专业。1979年随校迁回北京,更名为北京林学院,转读林学专业,1982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27月被分配到四川省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任助理工程师。19849月考取北京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学家、森林培育学家沈国舫院士,1987年转攻博士学位,19907月获北京林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森林培育学博士,同年留校任教。199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晋升为副教授。199510-199610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林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Blake, T. J.)。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38-20042月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研究所进修学习(合作导师Farquhar, G. D.)。20083月作为高端人才引进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工作,任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201312月被学校任命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2014年学校进行学科调整,林学院被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李吉跃被任命为院长,他成为了林学院建院110年以来最后一任院长,也成为了更名后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的首任院长。

 

铭记恩师教诲 扎根祖国沃土

1990年李吉跃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留校之前他的恩师沈国舫先生和他有一番谈话,恩师说,我们是搞森林培育的,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搞森林培育,如果不了解自家的土地,怎么能做到适地适树,培育出好的林子呢?所以,恩师要求李吉跃5年内不准出国,踏踏实实扎根祖国大地,熟悉祖国的山山水水,把森林培育的基本原则——适地适树真正应用到国内森林培育的实践之中。李吉跃时刻铭记恩师的教诲,一心扑在了解和掌握我国各种立地条件,特别是华北石质山地、黄土高原、西北荒漠等特殊困难立地造林的实践之中。李吉跃注定一辈子要与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周期性或季节性干旱的困难立地造林打交道,因为在他1984年考取母校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硕士研究生时,正值前几年(1981年前后)华北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北京西山地区的很多人工林都大面积死亡,包括一些以前认为在石质山地适宜造林的树种都在大面积死亡。考上研究生以后,导师针对当时面临的科学问题,给他的研究方向就是选择抗旱造林树种,为干旱缺水地区选择适宜的抗旱造林树种提供科学依据。这一命题让李吉跃和水分(植物与土壤)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此他在这个领域付出了的青春、心血与汗水。在当时国内科研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经过6年的艰苦研究,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太行山山区主要造林树种耐旱特性的研究》,该论文通过了25位国内知名同行的通讯评审,得到了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并成为了这一领域国内研究的经典范例,在国内植物水分及树木抗旱机理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此论文形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92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992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李吉跃申报并获得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及其分类模型的研究》,同年也获得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西山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耐旱机理的研究》,这是北京林学院首次获得北京市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国家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李吉跃在树木水分生理、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突出贡献,1993年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晋升为副教授,时年34岁。1994年由他主要参加完成的研究成果《太行山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获得了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第三届中国林学会青年科技奖。1995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开启了他的研究生教育工作。

不忘初心使命 践行立德树人

有人说,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把艺术持续下去就是匠心……!培养人才是教师的天职,李吉跃从当上人民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深刻认识到这一神圣使命,他不忘初心,用真心和真情去培养学生,做到了立德树人。李吉跃从教29年,他说,他只做了几件平凡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一做就是29年,坚持了29年!但通过这些平凡的普通事情,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尊敬和赞誉,在学生的心中,李老师就是一位才艺双全的典范。作为普通教师,李吉跃认为只是他做了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但学生们,他们不会忘记这一切,他们都一一记得李老师做过得一些普通而平凡的事情,这些事让他们难以忘怀。第一件事情,从李吉跃老师任教的第一堂课开始,他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一句问候:同学们好!这句话他坚持了29年,无一例外!这句话很朴实,也很普通,但却是李吉跃老师对学生的一片深深地挚爱,在他心中,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句问候也一直温暖着学生们的心,也让他们懂得彼此尊重!他们记得的第二件事情,从李吉跃老师任教的第一堂课开始,他就一直站着授课,一站就是29年,无一例外。他认为这是一种尊重、一种形象,也是一种自信和气场,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今年李吉跃老师就年满60了,虽然连续站2-3节课腿脚有些吃力了,但他说他仍然会一直站下去,直到退休!这是一种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学会了坚持和坚韧!精心备课,把最新最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他坚持了29年的第三件事情。李吉跃老师非常重视备课,再熟讲的课程他也会提前备课,查阅补充最新的资料和数据,以保证所讲的内容和数据是最新的;大量的插图可以以帮助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兴趣。他说,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让他们更有兴趣听你的课,才能不辜负学生对你期望,才能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认真仔细地批改作业和论文是他坚持了29年的第四件事情。李吉跃老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作业和论文,他认为这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分析及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必须倾注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对此学生们印象尤为深刻,他们都记得李老师会对学生的每一篇作业和论文都会用红橙蓝三色逐字逐句进行批注和修改,通过这三色笔触使学生学到了更多,领悟到了更多,思考到了更多......。永远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安全永远放在首位,这是李吉跃老师坚持了29年的第五件事情。他的学生都知道李老师带学生去野外实习、科学研究等,坐车的位置永远都是副驾驶,以前他们总以为这是李老师的喜好和习惯。在去年的生日晚会上李老师才说出了原委,这个位置他认为是最危险的,他不希望他的任何学生在这个位置上受到任何伤害!他说,这个位置他还会坚守下去!学生们被深深感动了,这就是学生们看到的李吉跃老师!实际上在他们眼里,李吉跃老师还做了很多很多,他们说,是李老师用所有的爱为我们遮挡风雨,是他用执着的信念让我们开拓进取。难忘老师曾经与我们挖坑扛苗的那片土地,难忘在寒冬为我们添煤时带来的绵绵温暖,难忘在无数个夜里用红橙蓝标记为我们批改论文劳累的身影,难忘在答辩前夕为我们预演排练的那份浓浓心意......

作为普通教师,李吉跃老师非常看重学生眼里的老师,他认为只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作可亲可近的朋友,亦师亦友,为他们付出一切都是应该的、值得的!他常说,学生的口碑才是对我们的最好褒奖。在学生给他做的一本纪念册中,他们是这样评价他们的李老师的:“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他是一名严谨的导师,对每一次试验悉心指导,对每一篇论文认真批注,对每一点不足和错误及时纠正;在生活中,他则是一位慈祥的父辈,关心我们的困难,关注大家的前途,惦记毕业同学的工作;同时,他又是一位可亲可近的朋友,聊天随性自如,玩笑放心大胆。教室里,他讲的课赢得了无数学生的赞美和掌声,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教室外,他兴趣爱好广泛,除了尽显生活中的真、善、美,还有一份执着和探索的精神。论舞姿,他风度翩翩,潇洒自如,具有王者风范;论歌喉,他悠扬抒情,征服全场;论牌技,你道高一尺,他魔高一丈,最终是我们甘拜下风;论酒品,他豪爽无比,酣畅淋漓;论摄影,他精益求精,颇动人心;论时尚,玩转微博、微信,精通各类游戏。他是指导我们学习的良师,也是我们生活中的益友!

29年来,李吉跃教授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了十几门课程,培养了研究生100多名,是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2010年他主编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城市林业》(2013年再版),2015年这本教材获全国农林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1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我爱我师”我最爱的导师评选中获得“优秀导师”称号。2018年由他主持的教学成果获得了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由他参与的教学成果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李吉跃教授被授予华南农业大学第一届“师德标兵”称号,这是对他从事高等教育事业29年的最好褒奖!

勇攀科学高峰 成就梦想人生

李吉跃从小就立志要当科学家,这是他儿时的一个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梦想变成了他的一种追求,最终成为了他一生的追求。当时由于家境经济状况不好,从小学开始他就利用寒暑假做小工,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在酷暑严寒的假期里,在河边捡过石灰石,在冰冷的水里洗过废品凉鞋,在造纸厂的碱水池旁劈过竹竿,在寒冬里搓过麻绳,在高高的房顶担过砖砌过瓦,在农村放过比自己还高的羊群……这些苦力生活虽然苦了身体,但却练就了一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为他日后艰苦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意志和精神基础,使使终生受益。上了中学,虽然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并不要求我们更多地学习,但他自己仍然比较喜欢学习。在那个时代他最崇拜的就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在业余时间制作过小的发动机、会自动航行的小木船、会飞的竹蜻蜓、纸风筝和纸飞机、可以打响火药的铁丝手枪、可以射出芦苇杆的弓箭等等。那时的他从未想过要当教师,因为当时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是最低层的。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李吉跃成为了幸运的一代人,他们有了施展才能、实现梦想的机会。1978年他考上云南林学院(原北京林学院)亚热系亚热带林专业,使他迈出了实现成为科学家梦想的第一步。从此,在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他刻苦学习的身影,每天都是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学习,晚上熄灯后还在宿舍走廊或洗漱房学习,学习成为了他的第一任务,学习成绩要名列前茅成为了他的第一目标。大学四年的刻苦努力,他完成了他的任务和目标,为此,当时他还被扣了一顶“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回想当年的求学之路,如果没有当年追求的第一任务和第一目标,以及追求这种任务和目标的精神和执着,或许难得成就现在的他。

19827月,李吉跃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了,被分配到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但对他来说,在哪里工作都只是暂时的,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才是他追求的最大理想,才能实现他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的梦想。当时的国家政策不允许大学生毕业工作后就报考研究生,必须工作两年后才能报考,所以,到了1984年李吉跃才有机会报考研究生。回想考研过程,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在卧龙工作时,李吉跃刚开始做林业调查,后来由于大学生很少,科研力量不够,就调他到海拔2500多米的野外观测站——“五一棚”做大熊猫行为生态的观测工作。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五一棚”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冬天十分寒冷,积雪可以深达人体大腿部位,而且每次出外观测,只能一人,且不能带任何可以伤及野生动物的武器和刀具,只能随身带一支木棍(或竹棍)。从2500多米的基地出发到接近4000多米的观测站,来回要大半天,再厚的鞋和绑腿都会被积雪湿透,一旦停下来休息就会冰冷刺骨,因此只能不停的走,靠运动的体温来抵御寒冷。回到基地,钻进厚厚的睡袋,点上煤油灯,开始考研复习,一直到深夜……日复一日,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等到了考试的那一天。李吉跃参加的考研场所是在汶川县城,从卧龙坐车要一天的路程,途径映秀(都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他们那次考研还非常特别,可能是国家特别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当年考试除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外语以外,还有一门令所有考生都望而生畏的综合考试课,这门课由十几门课程组成,涵盖了林业专业绝大部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他记忆比较深刻的比如树木分类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木材学等等),所以,复习时必须把这些课程全部都要再学习几遍。考试下来,他的综合课得了84分(据说是全校第一,没有去考证),顺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林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沈国舫先生,迈出了他实现梦想的第二步。

考上沈国舫先生的研究生是幸运的,导师给李吉跃提供了一切可能的学习、生活及试验条件,很早就给他配备了照相机(这为留下这么多美好的记忆提供了条件和保障),特别是在转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用外汇(当时外汇是有限制配额的)为他们的研究购置了北林第一台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这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光合测定仪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李吉跃的博士论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这也深刻地影响着李吉跃日后指导研究生的一贯做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他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实验条件,希望学生们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和最先进的技术。考上先生的研究生也是辛苦的,因为导师对他们要求高而严格,而且他自己也觉得要做得最好才不枉为做了先生的学生。所以,从硕士到博士的6年攻读学位中,至少有整4年他都是在做实验。每年从4月初开始一直到10月底结束,每天黎明前就开始做实验(黎明前必须测完植物水势),一直到晚上12点结束实验,基本上天天如此,从未睡过一天午觉,也未放过一天暑假。每次10月底结束实验,李吉跃马上就会病倒2周,而在大半年的实验期间反而基本不会得病,精力非常充沛,据说这是人体机能强力应急的缘故。直到现在李吉跃才深深地体会到他的博士论文当时是用透支健康、透支生命换来的,但他从以前到现在一直认为这是值得的。李吉跃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他的研究生,想让这种献身科学研究的拼搏精神在学生中继续发扬下去,对这样的教育,有的学生能理解,但多数学生却难以理解。

6年的研究生生涯培养了李吉跃敢于拼搏、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开创精神和科学素养,为他进入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也成为他实现科学家的梦想关键一步。1990年李吉跃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启了他的教学科研新征程,也迈出了他实现科学家梦想的最后一步。他的博士论文《太行山区主要造林树种耐旱特性的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我国造林树种水分关系及其耐旱机理的树木水分生理理论研究之一,并最终成为了这一领域国内研究的领军人物。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他持之以恒地以此为一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从1992年开始获得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机理及其分类模型的研究》(1992-1994)以后,他又连续获得了四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续了17年的国家基金项目研究。其中,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水力结构模型研究》(1998-2000)是他在加拿大做博士后期间(1995-1996)学到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申请获得的,之后根据当时在我国西北和黄土高原干旱缺水地区的研究需求,申请到了第三个国家基金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承载量与植被恢复机理研究》(2001-2003)。这个项目结束之后,他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研究所进修学习(2003-2004),回国后他把在澳大利亚学到的最新研究申请到了第四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CO2浓度增加与干旱胁迫的交互作用对树木水分运输安全的影响》(20052007)和第五个项目《树木碳同位素分辨力与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稳定性研究》(20072009)。从5个基金项目的题目可以看出,树木水分关系是李吉跃研究的核心和主题,是不变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但同时他又能深刻地把握当时国际研究的前沿和趋势,不断地提出创新性的科学问题和前沿课题,从而使这个领域的研究不断创新与发展,也使他在这个领域成为了国内出类拔萃的领军人才。 李吉跃在从事树木水分生理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把理论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从2000年开始,与深圳、北京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固体水作用效应研究与开发》、《营养型保水激活剂在荒山造林中作用效应的研究》等项目,并获得了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防沙治沙固体水抗旱造林技术》(20022004,项目经费100万)。之后,又连续获得3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抗旱节水林草新品种筛选与利用》(2002-2005)、《干旱半干旱地区乔灌木树种节水抗旱特性研究》(2002-2005)和《北方半干旱都市绿地灌溉节水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天津、北京)(20022005),在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把理论研究真正应用到了实践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专著《树木耐旱特性及其机理研究》(2000)、《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森林抗旱建植技术及生态效益评价》(2005)、《毛白杨无性系抗旱节水特性与评价》(2010)、《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及其应用》(2011)、《北方城市抗旱节水树种的筛选与评价》(2011)、《毛白杨无性系施肥与水肥耦合》(2012)等。